moon

《希伯来书》是一封书信。凡是书信,没有读一半歇一刻的。书信都是一口气读完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现在人不写信但追过剧吧,一周一集是不是很辛苦,是不是想养肥了看?有时还得补补前面的才知道后面在讲什么吧?但很多人读使徒书信,却是分好几次读完。这就好像听人说了前半句,一礼拜以后再听后半句,本来说的一件事,现在变成两件不相干的事了。

因此,读《希伯来书》最好的方法,是一次性读完,就像真有个人给你写了封信,你会坐在那儿把它从头到尾读完一样。

一封信中有观点,铺垫,论证,举例,有回应,承上启下,中心思想,有情绪变化,也有首尾呼应,有一致的思路和逻辑,也有统一的针对性和目标听众。书信内容可能包罗万象,但体现的思想和精神却是非常鲜明的。这就如同摆在你面前的是一盘锅包肉,糖、醋、面粉、和肉组合在一起,不是要表现糖或醋单独的味道,而是要表现锅包肉的味道。书信和锅包肉一样,你不能单挑个元素出来研究,而要明白所有元素组合在一起传达什么意思才行。

所以我们讲解书信也不需要逐字逐句讲解,那样很容易落入断章取义、碎片化阅读的陷阱。关键是把握作者主要的神学思想、属灵原则,再结合现实处境知道如何应用就可以了

我接下来会分几篇文章来写《希伯来书》,但这主要是为了阅读方便,我不会逐章逐节分析,而是会以一个全盘的视角对焦几个主要的主题,分别是“弥赛亚”、“祭祀和礼仪”、和“信心”,它们互为依托、层层递进,最终传达了一个统一的信息。我会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阅读方式,帮助各位更加准确和深入地把握作者的心意。

在进入正式阅读之前,先做个声明,我们这里对《希伯来书》的理解是建立在前几篇文章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假定《希伯来书》是由身处罗马的百基拉写给哥林多教会信徒的书信。这些信徒中大部分是艾色尼人,他们在罗马人的驱赶下离开巴勒斯坦分散到哥林多和其他罗马城市。当保罗在哥林多建立教会之时,这些人自然聚在了一起,成为哥林多教会的成员。这也是为什么当”基督徒“的名号传开之际,”艾色尼“这个旧称也就慢慢淡出了历史舞台,作为犹太教最重要的三个宗教团体之一,“艾色尼”这个名字却从来没有在《新约》中出现过的原因。《使徒行传》中记载了百基拉是保罗亲密的战友,与保罗一同服事哥林多教会。百基拉曾对哥林多教会倾注了很多心血,因此非常了解、也非常在意哥林多教会中出现的问题,于是她以迫切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封书信。目标受众主要是艾色尼信徒,但其他信徒也受益于这封信所要传达的信息。


书信开篇,没有抬头和问候,直奔主题。我们之前分析过,这极有可能是被人刻意隐藏了作者的信息。如果百基拉写了此信,她会在开头表明“基督耶稣的仆女百基拉(并亚居拉)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云云,这一段会包含最基本的作者信息、读者信息、以及写作语境。如果需要掩盖作者是女性,那么有必要全部删除这些内容并修改信中少量表现性别的代词。这种情况在教会历史中鲜有提及,但既然要掩盖就自然不会大声吆喝。虽然没有官方教会的背书,但神学界认为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分析可以看前几篇文章。

当人们查考《希伯来书》的时候,通常会按照翻译版本赋予的小标题分段,比如在我手头的《圣经》版本中,就有“圣子超过天使”、“耶稣大过摩西”、“尊荣的大祭司耶稣”等等段落标题。但是,这些小标题在原文中是没有的,是译者为了现代读者阅读方便后来加上去的。

我其实一直希望出版一个没有人为添加小标题的《圣经》译本,因为这些预先设置的段落会让人先入为主的割裂原本合一的内容。比如《希伯来书》从第一章一直到第四章13节,都是在澄清艾色尼人关于弥赛亚观念的误区。第四章14节到第十章18节是由此引出的对待祭祀礼仪的新解。从第十章19节开始到十三章17节是建立在前面观点的基础上对信徒的劝勉和教导。第十三章18节到结束是最后的祷告结语。这个结构的划分是建立对作者整体思路的把握上,而不是根据现有章节的分段。有时候为了恢复作者思想的完整性,不得已要打破现有章节的分界,这也是无奈之举。接下来,我们会以此结构为基础讲解《希伯来书》的内容。


第一部分:弥赛亚

第一章到第四章13节,作者花了书信三分之一的篇幅回应和说明对艾色尼人来说极其重要的几个概念:先知,天使,摩西,亚伯拉罕,安息,弥赛亚。弥赛亚是上帝的受膏者,就是耶稣,他是艾色尼人几代人翘首以待的那一位,但正是这长久以来的期待造成了当下信徒的疑虑和动摇。

对于一般的犹太人,弥赛亚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对艾色尼人来说,弥赛亚是ta们人生的全部,是ta们身份认同的源头,以及每日生死存留的处境。

其实在考古发现《死海古卷》之前,圣经学者对《希伯来书》一到七章中的很多内容是不解的,主要问题就出在有不少概念虽然在《旧约》中出现过,但对整体而言分量并不重。比如”天使“、”麦基洗德“、”新约“等概念要不就只出现过一两次、要不就只在特定语境中出现过。这是其一。其二,《希伯来书》中对《旧约》的大量引用和解读,并不来源于已知拉比注解,这和我们之前看到的耶稣引用“有人告诉你们,当恨你们的敌人”一样,我们找不到哪里有这样的教导。很显然,无论是耶稣还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旧约》之外,一定另有一套当时敬虔的犹太人都非常熟悉的宗教文本,其权威性超过其他拉比文献,几乎与《旧约》平起平坐,以至于当耶稣和《希伯来书》作者引用这些文献时不需要做过多解释。

这套文本是什么?在《死海古卷》出土之后有了答案。之前我介绍过死海古卷出土的文献,除《旧约》以外,还有大量次经和伪经,比如《以诺书》,以及艾色尼人中的“老师”留下的著作和注解,正是在这些著作和注解中,学者们找到了《希伯来书》作者引用和解读《旧约》的根据,我们马上就会谈到。


《希伯来书》第一章以“先知”的预言开头。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 就在这末世借着他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借着他创造诸世界。”(1:1-2)

艾色尼人比一般以色列民众更看重先知,而以色列的精英其实是很痛恨先知的。

这是因为先知们常常破口大骂犹太人中的领头羊、首领、祭司和贵族。使徒行传和福音书中曾有两位大声宣告先知预言的人,一位是司提反,一位是主耶稣,前者被他们用石头打死,后者被他们钉在十字架上。

以色列中的精英苦先知久矣,因此也和艾色尼人结仇。艾色尼人追随古代先知和祭司拿单的传统离开以色列主流社会,对法利赛人、撒度该人、拿单一支以外的大祭司深恶痛绝,ta们仇恨这些犹太精英比仇恨罗马人有过之无不及,这在《死海古卷》中也有记载。

艾色尼人追随先知的传统,深信先知预言的弥赛亚会在ta们的世代到来。正因为这个缘故,ta们离群索居,在沙漠里特立独行,为的是要按照先知指示的预备弥赛亚的道路。在艾色尼人看来,先知预言和摩西五经几乎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死海古卷中发现的《以赛亚书》比《创世记》数量还多。因此,《希伯来书》以先知的宣告开篇,正是基于艾色尼人的诉求,从ta们最关心的主旨出发,那就是“耶稣到底是怎样的弥赛亚”?

《希伯来书》作者想要做的,不仅仅是向艾色尼信徒证明耶稣是你们素来盼望的那一位弥赛亚,更重要的任务,是要让ta们知道你们在素来的盼望中所想象和期待的“弥赛亚”,实际上是有认知上的缺陷的,而上帝的意思深不可测,祂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祂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耶稣是弥赛亚没错,但他不是你们想象中的弥赛亚

你们想象中的弥赛亚是什么?是推翻以色列精英做王和罗马人殖民统治、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圣殿的君王。但上帝的意念是什么?是把自己的儿子赐给你们,推翻罪恶和死亡在你们身上的辖制,在你们的心里建立圣洁的殿堂,获得灵里面的重生。你们想要从罗马人手中获得拯救,但上帝要让你们从真正的敌人手中得拯救。那个敌人,不是希腊人,埃及人,亚述人,罗马人,而是撒旦,是罪,是死亡,是在精神、意识、身体诸多层面囚禁和辖制你们的灵。

艾色尼人远比一般以色列人对弥赛亚更热心和迷恋,也因此,ta们对弥赛亚的想象也就更根深蒂固。ta们以为上帝会像从前那样差派祂的先知、士师来带自己翻身做主,没想到这一次,上帝派来祂的儿子。什么是上帝的儿子?当然不是人类经验中的肉身的儿子,按照肉身来说耶稣是玛利亚的儿子,但按照灵,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凡地上的先知和士师都有人类的父亲、肉身上的权威、和血缘上的传承。《创世记》第六章讲到,天使与人类的女子结合,繁衍出来血肉之躯,上帝说,“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ta们里面”。血肉之躯的意思,其实就是灵“死了”的躯壳,血肉之躯是无法孕育出属灵的子女的。

伊甸园之变使人失去永生,而在这里,天使与人类非法的结合使人类开始失去与上帝灵里的连结。

大洪水过后,虽然诺亚一家的性命存留,但诺亚的后代与上帝的灵却是始终割裂的,这个原因和机制在这里不做讨论,只说在事实的层面上,人类儿女的灵性几乎是死的,所望及所盼之处皆是虚无。要打破这个诅咒,就需要有从上帝直接而来的恩典,这恩典的实体就是耶稣。

耶稣从女子而生,从圣灵感孕,这意味着他虽身为诺亚的后代,但他所继承的却是上帝的灵,上帝只说祂的灵不永驻在天使和人类结合(包括人类的结合)所繁衍的后代身上,耶稣不属于这样的后代,因此耶稣既有全然的人性也有全然的灵性。如果从耶稣所处的社会和年代看,也是如此,父系社会的儿子不仅继承父亲的血脉、名号、和家谱,也受地上父系权威的支配。然而耶稣若不出于地上的父,也就不受人世间权力的管辖,而直接接受上帝的带领。这就是耶稣被称为上帝儿子的神学意涵:他源于上帝,参与并承继上帝的灵,最终要与上帝合而为一

耶稣告诉我们他走以后,保惠师便要下来,我们就都可以称上帝为阿爸父了。那意味着实际上我们与耶稣一样,我们也源于上帝,也参与并承继上帝的灵,也最终会回到上帝那里并与祂合而为一。而我们与耶稣的区别,就是他的灵从始至终与上帝相连,而我们实际上已经断了,是借由耶稣的受难与复活唤醒了我们,让我们能够重新接入到上帝的灵里面。

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2:10-11)

这样一种神学上的认知,是远超过当时一般以色列人、甚至艾色尼人的水平的。ta们更多考虑的还是地上的事,肉身的事、民族和国家的事。《使徒行传》第一章耶稣和门徒聚集的时候,门徒问:

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

即便是艾色尼人,也是存着恢复耶路撒冷昔日荣光的愿景期待弥赛亚的。然而耶稣对他们说:

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使徒行传》‬ ‭1‬:‭6‬-‭8‬‭)

这段平铺直叙的文字其实冲淡了说这话的语气,耶稣实际上大概要扯着门徒的耳朵冲他们喊话的,你们啊就知道复国,我来是干这个的吗,你们完全想错了!我来是因为你们都失忆了,灵都死了,活着如同没活着,喘着气如同行尸走肉,有眼看不到,有耳听不着。我来是要叫你们重新想起来,活过来,心里回转,灵里苏醒,真正经验丰盛的生命,享受上帝的恩典!

这是初代教会在认知上的局限和困境。《希伯来书》的作者就是要帮助信徒,特别是最看重弥赛亚的艾色尼信徒,认识到这些谬误,从而真正认识耶稣身上的弥赛亚属性。


耶稣比天使更尊贵。

所有的天使,神从来对哪一个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又指着哪一个说“我要做他的父,他要做我的子”?再者,神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的使者都要拜他。”论到使者,又说:“神以风为使者,以火焰为仆役。”论到子却说:“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天地都要灭没唯主永远长存。又说:“主啊,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 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卷起来,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变了;唯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 所有的天使,神从来对哪一个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做你的脚凳”?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吗?”

在这里,作者引用了诗篇,撒母耳记,申命记,历代记等《旧约》书卷。很显然,作者引用的经文在各自原始的语境中都各有所指,比如撒母耳记下7:14,“我要作他的父,他要做我的子”,指的是大卫的后裔。耶稣当然也是大卫的后裔,但这句后面还有一句“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仗责打他”,这就不可能是耶稣了,因为耶稣并没有,也不会,犯罪。还比如作者引用的诗篇2:7,“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原本是诗人指着自己自己说的,接下来说这位诗人(通常理解为大卫)打败敌人赢得胜利,但耶稣在世上并没有取得任何军事和政治上的胜利,所以显然也不是诗人的原意。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作者的解经完全跳脱了《旧约》经文的原始语境,这在今天看来就是所谓的“灵意解经”。但我们从作者的口吻可以看出来,如此解读并非作者原创,甚至这样的理解对她的读者也并不陌生。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死海古卷》中的《旧约》注释中,艾色尼人就是这样解经的。对他们而言,所有这些章节,所有的先知的预言和诗篇的歌颂,都指向未来的弥赛亚,原始语境对他们来说完全不重要,他们认为在字里行间找到关于弥赛亚的隐喻才是最宝贵的上帝的启示。

《希伯来书》作者沿用了艾色尼人关于弥赛亚的叙事,但又不同于且超越了艾色尼人对于弥赛亚的理解。艾色尼人虽然看到了这些预言和弥赛亚的关系,却没看到“儿子”的深意,也没领会拯救的真谛。《希伯来书》大部分篇幅,实际上都在解释这件事。

“儿子”(或做“子女”)和天使、先知、祭司、仆人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是功能性的角色,上帝驱使天使,吩咐先知,命令祭司,ta们可以大有能力,也可以位居高位,但唯有一件事是“子女”独自享有的,就是继承

耶稣作为神子继承上帝的灵,上帝的能力,和上帝的产业。“产业”就是神的国,“继承产业”就是有朝一日成为“神国”的主人。而这一切——灵、能力和产业——都并未全然显明在可见、可闻、可碰触的物质的层面上,而是全然显明在人类灵魂的层面上。

因此,天使、先知、祭司等功能性角色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神的子女”在灵魂的层面继承这一切。ta们所做的一切,神迹奇事也好、治病救人也好、敬拜礼仪也好、赫赫战功也好,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神的子女”预备属灵承继的手段。

因此,《希伯来书》作者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信徒,你们不要搞反了,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你们各人的境遇,以色列的境遇,人类的境遇,都是手段,为的是叫你们灵魂苏醒,属灵承继。

也因此,我们看到,耶稣与以色列众先知包括摩西有本质的区别。艾色尼人对弥赛亚的想象多以历史有名的先知、士师、祭司为范本,不可否认这些伟人曾给以色列带来拯救和胜利,但实际上这一切只是在为“神子”铺路,也是“属灵拯救”在地上暂时的投射。这些事情发生,根本目的是要让“神的子女”觉悟地上的一切不过是天上事物的影儿,使ta们盼望从天而来的拯救以及上帝国度的到来。

他(耶稣)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神。摩西为仆人,在神的全家诚然尽忠,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但基督为儿子,治理神的家。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3:3-6)

耶稣不同于历史先贤,他根本不企图任何属世的胜利。当年以利亚胜过巴力的祭司就欢喜快乐,受到耶洗别追杀就灰心沮丧一心寻死。耶稣呢,众人来追随他,他反而隐身了,因为他知道众人的心,不将自己交托给人。以色列先知常常跟神哭哭啼啼,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而耶稣唯一一次动容,是看到众人在死亡面前的无助。耶稣哭了,不是因世人忤逆、冒犯了他,而是因世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耶稣要引众人进入安息的意思,不是要建立地上的政权,也不是为了拯救一国一民,更不是为了跟罗马干架。耶稣所带来的安息,是通过十字架上的受难与三天后的复活拯救众人的灵魂,让ta们同得“神子”的身份,同享神国的产业,并在灵魂的永恒与不朽中与神合一。

若是约书亚已叫他们享了安息,后来神就不再提别的日子了。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样。 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4:8-11)

这是众先知、众祭司和众天使都未必知晓的奥秘,世人当然更是凭着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艾色尼人盼望弥赛亚的拯救,但ta们实际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拯救,也不明白会以什么方式得拯救。ta们在旧约中看到有关弥赛亚的蛛丝马迹,但ta们仍然难以想象“上帝的儿子”什么样,怎么来,怎么走,怎么救赎。

这不怪ta们,因为人无法构想自身生命经验以外的东西。因此,当耶稣被接上天以后,ta们其实一直在盼望发生点什么,比如耶稣再来,比如罗马军队一夜之间崩溃,比如新耶路撒冷突然从天而降等等。但很遗憾,什么也没发生。《希伯来书》所要处理的困境就是这个,不是现实中的逼迫,逼迫也有,但不是逼迫让人软弱,而是不正确的认知导致信徒信心不足。

《希伯来书》作者必须要对这些信徒解释清楚,你们认知有误,信心的根基就不稳固,盼望的证据就不确凿,所以必须要先正本溯源,以正视听,才能坚固信心和盼望

然而这话甚难,至少对当时的信徒来说如此(现在的信徒恐怕也要打破一些既有的认知才行)。因此,作者提醒读者不要忘了出埃及的时候,那时候也是要相信一件很难的事,信的人就进入了上帝应许的地界,不信的人就没进去。这话虽然超出了你们的认知,但只要你们相信上帝的应许,跟随上帝的带领,一步一步前行,步子不用太大,只要继续前行,就可以终有一日进入上帝所应许的安息。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4:12-13)

第一部分结束。